- 发布日期:2025-10-12 19:58 点击次数:182
10月1日,韩国忠清南道鸡龙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在李在明总统的见证下,场面震撼。机器狗巡逻、无人机列队、K-2坦克压轴登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能打穿地下工事”的“玄武-5”导弹,它威风凛凛,仿佛在宣告“谁敢挑衅我”。
阅兵式上,李在明宣布2025年军费将增加8.2%,达到66.3万亿韩元(约合3400亿人民币)。他强调,韩国不应依赖任何外力,必须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而更重磅的消息是,他明确提出,要在坚实的韩美同盟基础上,收回作战指挥权,并主导未来的韩美联合防御体系。
李在明的讲话充满自信,但这种表态是否真能实现,却让不少人存疑。有网友调侃道:“儿子想指挥老子?这剧情我熟。”事实上,韩国早在1994年就收回了平时指挥权,但战时指挥权从2012年就被拖延,直到2015年,最终被无限期搁置。李在明能保证自己就能收回指挥权吗?这让人不禁怀疑。
历任韩国左派总统,包括卢武铉和文在寅,都曾把收回指挥权作为外交承诺。文在寅甚至与金正恩一同越过边境,试图通过缓和半岛局势为收回指挥权铺路。但美方的回应却始终如一:韩国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每次韩国政府提出要求,美国都会坚决回绝。面对美国的拒绝,韩国政府似乎也没敢再与美方争论。
展开剩余74%那么,李在明这次的表态,究竟是动真格,还是又一场政治秀呢?要理解李在明为何如此坚持“指挥权”,首先需要了解韩国军队的尴尬现状。自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就主导了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尽管战争结束多年,韩国的军队在战时依然无法自主行动。如今,驻韩美军司令还是韩美联合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意味着一旦发生冲突,韩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将是美国人。
不过,李在明显然已经有所准备。他不仅展示了最新的韩国军事装备,还提出了自己的强军计划。军费大幅增加8.2%,重点投入到无人机、人工智能战斗机器人、隐身技术等领域。他还明确了收回指挥权的时间表,强调要主导韩美联合防御,并通过高调展示国产武器,传递“我们能自保”的信息。
背后,这一系列动作反映了韩国最近在外交上的双重压力。对美关系方面,特朗普曾要求韩国承担100亿美元的驻军费用,并提出几千亿美元的美国投资要求和上千亿美元的采购美国商品的需求,李在明压力巨大,直言“敢答应就会被弹劾”。对朝关系方面,金正恩明确表示“不愿与韩国面对面谈判”,朝韩关系相较于尹锡悦时期并未改善,甚至有所下降。李在明认为,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不再看美国和朝鲜的脸色。
然而,韩国要实现“军事自主”的目标,仍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美国不会轻易放手。驻韩美军的存在本质上是为保护美国的利益。控制指挥权意味着美军能够主导作战体系,确保美国的优先利益。让美军听从韩国军队指挥几乎不可能。
其次,韩国自身的军事能力不足。尽管韩军装备大量美式武器,但这些装备的运作依赖于美国的技术支持。现代战争强调体系作战,韩国军队的情报、导航、反导等能力都依赖于美军的支援。如果独立作战,韩国可能会陷入信息孤岛,成为“瞎子和聋子”。
第三,人口危机影响兵力基础。随着出生率的持续下降,韩国常备兵力从2020年的65万下降到45万,预计到2040年将降至35万。没有足够的兵力,再先进的武器也无法发挥作用。
事实上,历任韩国总统在提出“收回指挥权”时,心中都明白这条路走起来有多困难。但为何仍然一次次提起呢?因为对国内选民来说,这是“主权尊严”的象征,必须争取;而对美国而言,这又是与韩国谈判的重要筹码,轻易不会放弃。
李在明通过这一系列动作,试图向民众传递“我在努力让韩国站起来”的信号。但能否真正“站起来”,并不完全由他一人决定。李在明手中有导弹、有预算、有民意,但美军握有指挥权、有作战体系和话语权。这场博弈中,韩国是否能实现军事自主,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至于那句“不依靠任何人”,听起来虽豪情万丈,但背后却是70年来未曾解开的枷锁。您觉得韩国真能收回作战指挥权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发布于:天津市